对于老旧实验室线路,建议加装漏电?;ざ下菲鳌?/div>
2.环境适应性验证
工作台需保持水平稳定,四周预留足够空间便于散热(两侧至少保留15cm间隙);远离振动源如离心机、空压机等设备。
控制环境温湿度:温度控制在15–30℃范围内,湿度低于75%RH以防止光学元件霉变;配备去湿机应对潮湿季节。
避免阳光直射仪器面板造成液晶显示屏褪色失效。
3.样品预筛选原则
禁止直接测试挥发性、腐蚀性试剂(如浓硫酸、氢氟酸),必须使用密封比色皿并佩戴防护面罩;强氧化性物质可能损坏石英窗片。
悬浮颗粒样品需先经0.45μm滤膜过滤,防止堵塞流动池管道引发压力骤增危险。
二、双光束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规范化的操作流程
1.基础设置步骤
波长校准标准化:每次开机后执行自动校准程序,使用标准滤光片(如镨钕玻璃)验证单色器准确性,确保波长误差<±0.5nm。
基线校正双通道匹配:分别放置空白参比溶液于样品池和参比池,启动“Baseline Correction”功能消除系统偏差。注意两束光路的光程差应<0.1%。
灵敏度梯度测试:从低浓度到高浓度依次测量系列标准溶液,绘制工作曲线时相关系数R应达到0.999以上方可进行实际样品分析。
2.精密部件操作禁忌
×严禁裸手触碰单色仪内部的光栅/棱镜组件,油脂污渍会降低衍射效率;清洁时只能用镜头纸蘸无水乙醇单向擦拭。
×禁止在积分球腔体内残留样品残渣,实验结束后必须用洗耳球吹扫干净,否则散射光干扰将导致重复性变差。
×更换氘灯时需佩戴棉纱手套操作,避免手指印迹影响紫外区透光率;新灯启用前需预热30分钟稳定输出。
3.数据处理安全边界
吸光度超过量程上限(通常Amax≤2.0)时强制稀释样品重新测定,超范围读数可能导致检测器饱和失真。
对异常突变的数据点(如尖峰信号)要进行人工复核,排除气泡干扰或电子噪声假阳性结果。
